”肾结石”是常见的一种肾部疾病,肾结石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堵塞尿路,从而阻碍”尿液”的排出,造成”疼痛”、”肾积水”,甚至会导致”尿毒症”的发生。那么防治肾结石有哪些原则呢?
原则一:多运动
运动的方法多种多样,适当的运动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,患有肾结石的患者,经常做些跳跃运动,有利于肾结石的排出。
1、原地直腿跳跃
患者直立在原地,然后深蹲、摆臂、蹬地用力向上跳起,落地后,再深蹲,并连续重复上述跳跃动作。5~10次为一组,每周练习2-3次即可。
2、原地收腹跳跃
患者半蹲在原地,然后收腿、收腹、摆臂用力向上跳起,下落后还原为半蹲状,并连续重复练习上述动作。每周2次,每次练3组,每组10~20个即可。
3、原地跳起旋转
患者半蹲在原地,然后摆臂跳起,并旋转90°~ 360°,下落后还原半蹲在原地,并连续重复练习上述动作。每周2次,每次5~10个,即可。
原则二:多喝水
正常人每天流经肾脏过滤的液体有180升左右,可排出的尿液大约2~25升。肾脏因为要接触体内各种各样的物质,因而有可能患病,尤以”肾炎”和肾结石为多。日常生活中,喝水太少或饮食不合理是患肾结石的主要原因。
所以要避免患肾结石,最主要的是要多喝水。如果足够重视自身水含量,大量饮水不仅能有效地阻止肾结石形成,还能帮助排出体积比豌豆小的结石。虽然果汁、汤和牛奶都能作为辅助饮料,酒精、茶和咖啡虽然也有利尿的作用,但都会加速身体内水分的流失,而汽水之类的软性饮料则含有较高的糖分和热量,它会增加肾脏的负担。所以只有补充水,保证每天8大杯的饮量,才能真正让身体保持活力,阻止患上肾结石。